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 名单公示
时间:2024-05-06 来源: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李璐宜
  按照中国文明网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要求,现将拟向中国文明网推荐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及事迹材料进行公示。公示名单可通过吉林文明网查询。公示时间从2024年5月6日起至5月8日止,欢迎广大群众提出意见,反映问题。联系电话:0431—88904109。
                              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
                               2024年5月6日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名单
  姓  名                  标题简介
  华  丽     非遗项目传承人身残志坚开设公益课堂传承剪纸艺术
  陈  艳     心大姐15年奔走扶残助残路让残疾人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韩凤香    80后“新农人”返乡创业 带领村民科学种粮共同致富
  魏昊天    90后民警化身百姓“理发师” 温暖从“头”开始
  刘  铁     暖心市民危急时刻伸出援手 勇救掉入冰窟男孩
  宋长武    72岁老党员跳河勇救落水者
  高福有    退伍军人继承遗志 义务为烈士守陵56年
  邢志祥    防火瞭望员坚守林海26载.练就“火”眼金睛守护青山生命线
  刘宏颖    女承父业 接力守护矿工墓陈列馆探究红色文化宣传新路径
  金永七    乡村教师坚守大山36年 用人生托起山村孩子求学梦
  司双侠    好儿媳不离不弃28年照顾残疾公婆诠释孝老爱亲真谛
  刘宝芹    平凡女子43年照顾多位亲人柔弱双肩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
  候选人事迹简介
  1.非遗项目传承人身残志坚 开设公益课堂传承剪纸艺术

  华丽,女,满族,1977年3月生,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区东局子街道欣炭社区居民,华氏剪纸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华丽是一级肢体残疾,从3岁起,她就和父母学习满族剪纸,14岁开设剪纸课堂。2014年,她开办了自己的公益剪纸培训工作室,截至目前,受培训人数已达3.8万人次。她用那仅能承受一公斤重量的双手创造大能量,为残疾友人托起生活的希望。入选“吉林好人”。
  点滴积累,在努力和创新中坚守
  华丽出生于一个剪纸世家,爷爷、父母都在传承剪纸技艺,自3岁起,她开始接触剪纸,从14岁开始,就将剪纸课堂设在自己家里,免费教授河湾子和前鸭河两村100多个孩子们剪窗花和剪喜字,街坊邻里谁家有喜事,都要找她要上一幅剪好的喜字。在剪纸传承的道路上,她不断创新,在技法上,她创造了“阴阳结合”的剪纸手法,根据图样的位置做不同的变化,有时一幅作品中能达到几百种变化。在题材上,她也从最初的花鸟,到创新人物,将建党历史、歌颂家乡等红色元素融入剪纸设计中。累计创造《蝶恋花》《踏春》《56个民族团结一家亲》等重要剪纸作品800余幅,其中《长白英魂》被吉林市文联列为2020-2021年度文艺作品项目。
  扶残助残,免费开设剪纸课堂
  华丽为帮助残疾朋友找到生活的希望,一直致力于扶残助残,2014年,她开办了专门从事满族剪纸艺术培训传承工作室,并365天对残疾朋友免费开放。期间,华丽还自掏腰包为残疾学员免费提供学习工具及材料,在残联举办的剪纸培训班结束后,她仍然为残疾学员提供不间断的服务,学员的作品她也收购或代为销售,竭尽所能为残疾朋友在剪纸过程中提供资助和宣传。截至目前,受培训人数已达3.8万人次。
  在华丽帮助过的这些残疾学员中,有一名叫小徐(化名)的聋哑人,一天,小徐走进了华丽工作室,透露出她非常想学习剪纸的意愿,华丽欣然同意收她为学员,并快速找到与她沟通的方式——用写字、唇语和画稿方式教她。最初,小徐拿着剪纸时,急躁、忐忑、不自信,但华丽用耐心和最真诚的笑容感化着她,让她尽快平静下来。有时,小徐一整天都待在工作室,华丽还为她提供饮食。经过两年的学习,小徐从毛躁和粗糙到细腻,如今已经能独立完成作品了。后来,又推荐小徐参加了吉林市首届艺术品收藏品博览会。这时,有一技之长的小徐开心地笑了,给了华丽一个最热烈的拥抱。
  投身公益,做好文化志愿者
  这些年,华丽一直坚持做公益,她走进社区、福利院、养老院,做文化志愿者。她还免费给校外辅导老师做过培训,希望通过老师教学育人的渠道,让剪纸被更多的人认识、学习和传承。2008年起,她坚持每周五进校园,在昌邑二实验小学免费教学,许多感兴趣的学生都十分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忙于公益的华丽无暇顾及家庭,她的爱人宋丽朋就自觉承担了一切,并选择和她并肩挑起生活和工作的重担。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华丽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在传统工艺非遗项目传承路上向上向善、越走越远。
  2.热心大姐15年奔走扶残助残路 让残疾人共享新时代美好生活

  陈艳,女,汉族,1974年7月生,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残联公益性岗位。15年来,她将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助残事业,帮扶生活困难的残疾家庭,组建“残疾人歌声嘹亮团”和“聋哑人水兵舞队”。只要提到她,许多残疾人都有说不完的感谢和赞美。她累计帮助60余智力残疾人就医、5名残疾人成功创业,个人助残捐款捐物近6万元。入选“吉林好人”。
  让残疾人的生活有保障,她是风雨无阻的暖心人
  2009年陈艳任职东昌区残联公益性岗位,主要从事残疾人事业宣传工作。从最开始的任务性完成工作,到深刻感受残疾人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她暗下决心要在本职工作完成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残疾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这些“小事”她一做就是15年。
  “我路过的时候就去看看。”这句话陈艳常常挂在嘴边,得知东昌区残疾女童小韩(化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她便定期到家中探望,带女孩逛街购买生活用品,女孩每次见到陈艳就像见到妈妈一样抱着不撒手。针对部分狂躁型、有暴力倾向的智力残疾人在本地就医不便的问题,陈艳积极行动,通过多方联系和协调,成功安排了吉林市精心康复医院进行治疗。目前,许多患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好转。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陈艳累计帮助了60余名智力残疾人在该院进行康复治疗。
  休息日,自掏腰包奔波于两个城市之间已经成为她的生活常态,采买生活用品、陪伴患者聊天、关心日常生活、沟通康复情况,遇到困难和问题医生也会主动与陈艳沟通。患者和家属们早就把陈艳视为亲人,把她当成依靠,陈艳悉心地照料和陪伴让他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和安全感。
  让残疾人活得有尊严,她是任劳任怨的贴心人
  为鼓励残疾特困人员重拾信心,陈艳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助有技术、有热情、有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创业就业。2022年,陈艳了解到盲人李先生(化名)有开办盲人按摩店的能力和想法后,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帮扶,还为他购置笔记本电脑等必备用品,李先生的盲人按摩店不仅顺利地开了起来,现在还利用网络和线下培训不断提升精进按摩技能,生意也是做得红红火火。提到陈艳,李先生充满感激地说:“陈姐总是有求必应,是她的鼓励和帮助让我重拾自信。”目前陈艳已经帮助东昌区5名残疾人实现成功创业,他们主要从事中医按摩、手工艺编织等,全部实现了经济独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残疾人朋友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带动更多残疾人自强不息,改善生活条件”,陈艳说。
  让残疾人生活有乐趣,她是劳心劳力的有心人
  除了物质上的帮扶,陈艳非常注重残疾人的精神生活。在她的积极推动下,东昌区先后成立了残疾人歌声嘹亮团和聋哑人水兵舞队,已有80余名残疾人加入。她四处奔走联系专业教师定期训练排演,艺术团先后参加了省残联举办的“共享芬芳·共铸美好”——最美吉音走进通化网络直播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残疾人专场演出及“通化好人 引领风尚”好人发布会等省、市、区大型演出活动,团长陈立德说:“这里很多残疾人曾经足不出户,特别自卑和内向,是艺术团让他们走出家门、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现在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有自信了!”
  15年的坚守让陈艳成为残疾人心中的暖阳,为他们送去光明和温暖,绘就出自立自强、丰富多彩的人生新篇章。陈艳说:“从事助残事业,让我觉得很快乐,残疾人的事就是我的家事,我愿意永远做他们坚实的后盾,在助残的路上一直走下去!”
  3.80后“新农人”返乡创业 带领村民科学种粮共同致富

  韩凤香,女,汉族,1982年3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凤香大学毕业后返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4年来,韩凤香带领村民科学种田,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截至目前,入社人数达到158人,平均每年吸纳就业60人以上,帮助脱贫户养殖增收,共同致富。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吉林省劳动模范”,入选“吉林好人”。
  情系黑土,“新农人”返乡创办农民合作社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韩凤香的祖辈都是梨树县的农民。她回村时发现,务农群体主要由妇女和老人组成,过于分散的经营和耕作方式使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无法运作,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因农户分散经营而不能推广。她作为农村的年轻人对黑土地有着浓浓的眷恋,迫切想要改变现状,打算用土地集约化的模式打开新局面,带领乡亲们增收。2010年3月,她放弃了原本经营较好的美容院,用家中60万元积蓄和借贷的100多万元,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30多台,创办了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
  立社之初,村民们都不相信合作社能成功,只有5名农民入社。但她没有灰心,挨家挨户向还在观望的乡亲们讲解自己将要实行的土地集约化和“双保全统”模式,即:保粮食产量不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不高于周边数,合作社统一供种、供肥、播种、植保、收获、销售,用最通俗的语言向大家解释整个生产环节合作社如何管理,是怎样解决土地细碎化等问题。在她的发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加入进来,合作社初具规模。
  科技助农,“新农人”成乡村振兴“兴农人”
  据韩凤香介绍,当时,老乡们还习惯于靠天吃饭,不懂得科学种田,因此,村里出现了许多“破皮黄”,即:黑土层薄,露出了黄土层的情况,产量极低。经过农技专家的指导,她开始在合作社大力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的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模式。这一度引来了乡亲们的质疑,“你种的地不用铲、不用趟,秸秆留在地里边你都不收拾,这不就是懒吗?”韩凤香没有解释,她的新想法很快得到了印证。到了出苗期,通过新耕种模式长出的玉米苗不仅壮,齐得还和一趟线一样,到了秋天测产时,保护性耕作模式比传统种植的产量高出不少,“乡亲们彻底服了,跟着我奔丰收、求高产”。此外,韩凤香还采用种养循环模式养殖肉牛160头,地里的秸秆喂牛,粪便做成有机肥还田,资源循环利用,不仅节本增效,还形成务工岗位,吸引更多人来务工。
  韩凤香说,“过去乡亲们都习惯叫我韩小丫,如今他们更喜欢叫我韩农技师。我被吉林省人社部门评为高级农技师,现在连村里种了几十年地的“老把式”都经常向我取经。”如今,合作社生产规模早已从一个小队扩大到2个乡镇的9个村,每公顷农田可多产粮800到1000斤,每公顷土地增收达2000余元,入社人数达到158人,农机手、饲养员年收入5万元以上。为了帮助社里的脱贫户增收,韩凤香自掏腰包5万元为17户脱贫户每户购买一只养殖母羊,所挣的钱韩凤香一分不收,全部归脱贫户,帮助每户年增收3千元,“帮扶羊”变成了“致富羊”。
  2024年3月,韩凤香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代表通道”上接受媒体采访,分享了自己返乡创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发展现代农业的经历体会。看到韩凤香这样的“新农人”成功创业,带领乡亲们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回到家乡,在乡村振兴创业创新中挥洒青春激情。
  4.90后民警化身百姓“理发师” 温暖从“头”开始

  魏昊天,男,汉族,1994年5月生,中共党员,吉林边检总站延边边境管理支队和龙大队古城里边境派出所民警。从警12年,他始终将百姓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从2019年开始,他义务为村民理发,并将理发室拓展成意见收集站、纠纷调整站、政策宣传站……他用一把剪子,解开了边境村民的愁与难;用一把推子,推出了振兴乡村的致富路。他曾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入选“吉林好人”。
  一间理发室,浓浓警民情
  魏昊天是大洞村的责任民警。大洞村是边境村庄,村里的百余户村民大多为朝鲜族,年龄普遍在50周岁以上,最大的有80多岁。村内没有理发店,村民想理发,就要到80多公里外的崇善镇,山路蜿蜒,要是赶上大雪封路、地面结冰,出行一趟更是难上加难。他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有的老人为了省钱,就用生锈的剪子理发,一不小心很容易划伤自己。理发,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在大洞村却成了家家户户的烦心事。
  他以前在上军校时,就和战友买个推子互相理发,算是有一点理发基础。为了解决村民理发难的问题,他便自费购买理发工具,利用上门走访时机,给有需要的村民理发。一面镜子,一把剪刀,一把推子,这些是他一定会带在背包里的三件物品。刚开始手艺生疏,他只敢给大爷们推一些简单的短发,但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也可以给大娘们、小朋友们理发了。为了不让村民空等,魏昊天每次下村前,都会在便民微信群里通知,有需求的村民就在群里预约理发。
  为了方便魏昊天给村民们理发,古城里边境派出所与当地村委会共同决定,在村口的老年活动中心里给他增设一个“工作场所”,并在门口添了一张新招牌:昊天理发室。村民们经常围坐在这间小屋,一边聊着家常,一边等着理发。他每个月都会定期去年龄偏大、腿脚不方便的老人家理发。仅2023年,他就义务为群众理发100余次。
  百姓无小事,事事挂心头
  他利用村民常在理发室拉家常的特点,将理发室拓展为意见收集站、纠纷调解站、政策宣传站,确保能够及时了解并解决118户村民的所愁所急所盼。
  2021年,他听到村民说大洞村“称玉米的地秤”两侧水泥路面狭窄,车辆通行困难,存在安全隐患。他随后就联系了崇善镇政府,协调了2台铲车,组织党员工作队对路面进行加宽,3天内就加宽了0.5米,解决了行车安全问题。村民之间“你家牛吃了我家粮”“他家菜占了我家地”等鸡毛蒜皮的小矛盾也在昊天理发室里的谈笑中化解。5年来,魏昊天利用理发室,收集村民意见建议10余条,开展普法宣传100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00余次。
  谁家老人患病,谁家的孩子要上学,魏昊天的工作日记上记录得密密麻麻,他已经喜欢上了每天都和乡亲们打交道,村民们也都已经习惯,有需要,找昊天。找不到昊天,就去理发室看看。
  愿为民所盼,奔走在乡间
  在大洞村,魏昊天还有另外一重身份,是村子的党委副书记。了解到大洞村产的大米质量好,销路却一直打不开,魏昊天便主动与村委会沟通研究打造本地粮食品牌的计划。从选址到建厂,从选机器到安装,他全程参与。仅用一年时间,大洞村历史上第一家企业“源丰农特产品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打造出富硒稻米特色品牌。为了让老百姓减少加工大米成本,他主动与工厂负责人沟通协调,最终工厂承诺免费为村民加工大米。如今,富硒稻米已经成了大洞村发展经济、群众发家致富的支柱产业,仅一年就能为全村村民创收20万元。
  2024年春节期间,魏昊天的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播发,昊天理发室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而在电视机外,魏昊天又翻开了那本朝鲜语学习册,拿出当年琢磨理发手艺的劲头学习朝鲜语,他说他还想和村民们的心贴得再近一些。
  5.暖心市民危急时刻伸出援手 勇救掉入冰窟男孩

  刘铁,男,汉族,1981年5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保平街道阳光社区居民。2024年1月7日,刘铁在家附近的公园勇救一名掉入冰窟的男孩。2024年2月26日,被当地见义勇为评审委员会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入选“吉林好人”。
  生死关头,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2024年1月7日15时37分许,刘铁跟平常一样,在自家小区附近的秋实园里健步走,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呼喊声。寻声望去,发现冰冻的湖面上,一个孩子正在大声呼救,脚边另一个孩子的大半截身子已经掉入冰层下,浸泡在冰冷刺骨的湖水中,正在开裂的冰面上拼命挣扎,此时。落水孩子本想扒住冰面自己爬上来,可是脆弱的冰面无法承受他身体的重量,不断碎裂开来,孩子便不敢再挣扎,只能趴在冰面上,他的小伙伴焦急地站在旁边,手足无措,随时也有落入水中的危险。危急时刻,刘铁没有丝毫犹豫,完全忘记了自己根本不会游泳,全力朝着出事地点飞奔,边跑边脱下棉衣外套准备救人。
  命悬一线,不顾安危爬近冰窟
  跑到出事地点,刘铁发现落水孩子全身湿透,头发冻成一块,而且嘴唇发紫,浑身颤抖,无助地趴在碎冰上。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再耽搁片刻,孩子很可能因失温而失去知觉,如果再滑入水中,后果将不堪设想。此时,碎裂的冰面根本承受不了直立行走的压力,刘铁一边指挥呼救的孩子小心地回到岸边,一边自己趴在冰面上向落水孩子的方向爬去。靠近落水孩子后,刘铁将自己棉服的一角扔过去,想让孩子拉住衣服再把孩子拖出水面,但孩子此时已经冻得没有力气,刘铁只能继续向前爬去。由于孩子之前的挣扎,冰面大部分开裂,刘铁身上的衣服也被湖水浸透,加上体重,他自己也随时可能落入水中,但眼前的孩子由于体力不支,已经开始向水中滑落,他咬牙坚持爬到孩子身边后,他紧紧抓住孩子的手,把孩子拉出水面,拖至岸边,并把自己的棉衣紧紧披在孩子身上。
  不求回报,默默奉献传递温情
  落水孩子成功脱险,刘铁立即拨通了孩子父母的电话,简单说明情况后便默默离开了。听闻刘铁勇救落水儿童的事迹后,他身边的人们并没有感到意外,因为这绝非偶然。生活中,他热心帮助邻里,主动化解矛盾,长期义务帮助独居邻家老人购买生活用品,运送重物,至今仍在资助1名困难群众。作为白城市洮北经济开发区招商二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多年来时刻牢记宗旨,一直默默奉献。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他的足迹遍布全区所有乡镇村,累计入户1000余户,推动排查整改各类问题1800余个。
  危急关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见义勇为的种子种在了更多人心里。
  6.72岁老党员跳河勇救落水者

  宋长武,男,汉族,1952年1月生,中共党员,国家税务总局延边州税务局退休干部,退役军人。2023年7月15日,宋长武在延吉市天池大桥附近散步时发现一女孩溺水。在没有任何救生设备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地从距离水面3米高的桥上一跃而下,将其救回岸边后默默离开。2023年12月6日,被当地见义勇为评审委员会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入选“吉林好人”。
  纵身一跃 危急时刻显身手
  2023年7月15日18时30分许,太阳即将落山,宋长武和往常一样在延吉市天池大桥附近散步。“有人落水了!”突然,附近群众大喊。宋长武闻声朝河边跑去,定睛一看,一名女性正在河中挣扎。桥下水流湍急,眼见女子的动作越来越慢,只见天池大桥上一道身影一跃而下,宋长武跳下去救人了。
  跳进河里他才发现,水深得踩不到底,急流中还有许多暗流、漩涡。顾不得太多,宋长武奋力将溺水女子拉住,小心地保持她的口鼻能呼吸。水情复杂,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体力很快耗尽,没有力气将女子带上岸。回想起在急流中的惊险时刻,宋长武说:“当时心里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坚持下去。”在顽强意志的支撑下,他挺了20多分钟,直到消防员赶到。溺水者被救起,宋长武也被群众拉上岸。
  落水者被妥善安置,宋长武在岸边冲了冲身上的泥沙,发现泥沙中夹杂着暗暗的血水,他这才感觉到右腿疼。原来,河坝粗粝,在被群众拉上岸的过程中,他的右腿被划出几道长长的口子。宋长武不想添麻烦,偷偷躲开大家的视线,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到家之后,老伴儿看到他腿上的伤,又害怕又心疼:“你都多长时间没下水了,幸好没事,想想真后怕啊!”宋长武说:“想那么多,就救不了人嘞!”
  救人不留名 善行义举获褒奖
  在河中救人一命,宋长武并没有对外声张。次日,他还如往常一样到天池大桥附近散步,偶然碰到了前一日围观的群众,大家认出了这位英雄,纷纷向他竖起大拇指,希望将他见义勇为的行为宣传出去。宋长武摇摇头,谢绝了大家的好意。
  他虽然不愿留名,好人好事却传播开来。国家税务总局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税务局离退休第一党总支书记谭东生偶然听说此事,多方了解后,方知这位英雄就是曾共事多年的老同事,宋长武救人的事这才被税务局的同事们知晓。
  1982年,宋长武开始在税务局工作,直到2012年退休。在延边州税务局工作的30年里,他一直兢兢业业承担司机工作。在退休之后,他参加到单位组织的“金榆宣讲团”中,在所在的社区、街道为身边老年人讲解养老保险、异地就医等政策,“手把手”演示线上缴纳城乡居民两险流程。还作为“税费流程体验员”到办税服务厅预先体验“适老化”服务,提出改进意见,为税收事业发展贡献“银发”智慧。
  7.退伍军人继承遗志 义务为烈士守陵56年

  高福有,男,汉族,1955年3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大路镇古马岭村村民。他坚守祖父嘱托,锲而不舍为烈士寻亲,义务看守烈士陵墓56年。用最朴素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承诺,用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入选“吉林好人”。
  继承遗愿 守护陵园
  1946年,辽宁新开岭战役打响,高福有的爷爷在大路镇古马岭村看到了5名重伤员。彼时高福有的爷爷也已经年迈,但看着这5名战士满身是伤,即便知道自己生活的困难也要把他们带回家里进行治疗。年仅18岁的小战士忍着剧痛对高福有的爷爷说:“叔,我想我妈,帮我找找她。”由于当时条件限制,高福有的爷爷没能完成小战士的临终嘱托,但他为5名烈士修建了陵墓,而且常常祭拜。
  1968年清明,病重的爷爷将当年仅有14岁的高福有带到自家后山上的烈士墓前,嘱咐道:“孩子,这五座墓你一定要照顾好,里面躺着的都是英雄。你要向他们学习,长大后参军报效祖国。”年幼的高福有把爷爷的嘱托记在了心里。无论刮风下雨,每天都会去除草、打扫卫生,就连树上掉下来的树枝,过往牲畜留下的痕迹,他都会第一时间去清理,这一守就是大半生。
  岁月变迁 不忘嘱托
  2013年,这5座烈士墓从高福有家后山迁到了集安市青石镇烈士陵园,和其他烈士墓合并在一起。陵园搬迁时,高福有没有在场,但他第一次到陵园时,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原来守护的5座无名烈士墓。自此之后,他守护的墓碑也由之前爷爷交代的5座变成了53座。他每次祭扫都要跋涉几十里山路。给每一座墓填土、除草、祭奠,是高福有每次来必做的事情,也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位于半山腰的陵园没有一点遮挡,夏天阳光暴晒,冬天寒风凛冽,高福有每次来到这里一干就是两天。作为一名收入微薄的农民,在2013年至2018年期间,他不但自费上万元,购买了水泥花盆,种下48棵树。还从山脚下背砖上山,一块一块砌起近千米长、两米高的围栏。
  初心不改 彰显真情
  1976年,高福有光荣入伍。期间他多次联系有关部门寻找烈士亲属,但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高福有对未能找到烈士亲属一事难以释怀。2017年,他通过打工存下了一笔钱,又一次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旅程,但这次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消息。高福有不死心,回家以后再打工,再攒钱,再出发……他先后前往山东、湖南、四川等地,虽然没有找到烈士亲人,但还是到各地烈士陵园管理部门、慈善总会等相关机构登记备案,并累计捐赠1.7万元。他说,烈士牺牲在了我的家乡,我虽然没有找到烈士的亲人,但至少也应该为烈士的家乡做点什么……
  2022年,已近古稀之年的高福有主动要求看管烈士陵园,成为一名光荣的守陵人,在烈士陵园内风雨无阻地守护着烈士的英魂。如今,烈士陵园整洁肃穆、青松挺拔,一个个墓碑排列整齐划一,在青松翠柏的掩映下显得庄严肃穆。“没有这些烈士,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他们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今天的幸福,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献上了,所以应该照顾好他们。而且不仅要守好烈士陵园,还要像我爷爷那样代代传承这种光荣的使命。”高福有说。
  8.防火瞭望员坚守林海26载 练就“火”眼金睛守护青山生命线

  邢志祥,男,汉族,1965年8月生,吉林省长白山森工集团和龙林业有限公司广坪林场前哨瞭望员。他在瞭望员岗位上二十六年如一日,埋头苦干,默默奉献,将青春与汗水奉献给绿水青山,献给了他热爱的森林防火瞭望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普通林业人对大森林的爱护。曾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森林防火先进个人”“连续3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先进个人”称号,入选“吉林好人”。
  忠于职守 苦练过硬本领
  邢志祥所在的广坪林场1906前哨瞭望台,地处中朝边界,海拔1300米,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方圆十几里杳无人烟。山上没有水源,吃水靠山下定期运送,吃的米、蔬菜也得半月一次翻山越岭从山下运上来,条件极为艰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邢志祥二十六年如一日,在长期的防火瞭望工作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19米高的防火塔,他上下只需3分钟。在云雾弥漫的天气中,他能迅速分清烟和雾,并能准确地说出各个林班、山头、沟系的名称,分清相邻各局森林之间的边界,他的脑子就是一张“活地图”,他的眼睛就是一双守护大森林的“火”眼金睛。
  平凡岗位 造就防火英雄 
  广坪69公里中朝边境线是国家重点火险区域,每年都承载着重大的森林防火压力。在和龙林区防火战线上有这样一句话“和林防火看广坪,广坪防火看前哨”。短短一句话,道出了广坪林场1906前哨瞭望台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性。为防止越境火灾,邢志祥每天要在塔上瞭望超过10个小时。在广坪蜿蜒回转近69公里边境线上,他上报的位置信息能具体到边疆公路的某一具体公里数,为一线火情救援、后期探查、预防和扑救可能出现的过境火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2021年5月24日12时10分,当面国家森林中浓烟密布,由于距离远、面积大、烟雾扩散速度快,一时间很难确定烟点准确位置,扑火队伍很难开展预防措施。听到同事求助后,邢志祥立刻爬上瞭望塔进行观测。结合多年的经验,他推算在我方边境公路292公里处是距离烟点最近的位置,在此处进行预防是最快、最有效的。先遣队伍立刻赶赴过去进行踏查,邢志祥预报的位置准确无误。他的精准观测和快速判断为救援队伍开展“过境火”预防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避免了我方森林火灾的发生。26年里,邢志祥发现并预报火情多达400余次,广坪林场1906瞭望台也成了和龙林区最忙碌、责任最大的瞭望台。
  坚守初心 护航碧海松涛
  春秋两季防火期气温温差大,早晚气温寒冷中午又酷热难耐。而这时,邢志祥在塔上一待就是几个月,不仅要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还要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和寂寞,这即责任心的检验,又是身体素质的考验。由于瞭望塔位于高山之上,常年伴随大风恶劣天气,有时瞬间风力可达8级以上,但越是大风天气就越是得坚持上塔瞭望。邢志祥口中经常说着这样几句话:“大风天气着了火,发现不及时,那可了不得了。森林资源宝贵着呐,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啊,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可不能出了岔子,要完完整整地交给下一代。”
  邢志祥用吃苦耐劳和脚踏实地的行动诠释着瞭望员固有的过硬素质和责任。当他站在瞭望台上,什么都忘了,唯一不会忘记的是初心和担当。二十六年来,他在风吹雨打中咀嚼着工作的欢乐,在凄冷寒风的大森林里品尝着坚守的意义。
  9.女承父业 接力守护矿工墓陈列馆 探究红色文化宣传新路径

  刘宏颖,女,汉族,197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宣教部主任。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辽源矿工墓的红色文化资源,更好发挥矿工墓社会教育功能,刘宏颖女承父业,接班成为“护墓人”,在文博一线一干就是20年。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还不断探究红色文化宣传的新路径,使矿工墓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更加深入人心,社会受众近3万人。被吉林省文物局评为“先进个人”,入选“吉林好人”。
  保护历史 深入挖掘红色精神内涵
  2003年,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她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地跟随父亲刘玉林来到了辽源矿工墓——这个别人眼中“阴气重”的地方,当起了讲解员。从此,刘宏颖和文博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工资低、环境差,没有人愿意到这里工作,陈列馆里只有5个人,馆长刘玉林、3名保安,还有刘宏颖,馆内业务性工作都落在父女两人的肩上。2006年,父亲退休,刘宏颖继续坚守在保护辽源矿工墓的岗位上。她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在担任讲解员的同时,还负责文秘、档案管理及人事劳资等多项工作。很快,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刘宏颖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在陈列馆里扎下了根。
  为解决工作中遇到考古专业的难题,刘宏颖进修了吉林大学的文秘本科及考古专业本科,并取得了学士学位。作为文博方面的专业人才,刘宏颖被邀请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在文物普查中,她和男队员一起爬山、下河、穿树林寻找遗址,测量定位,记录信息。根据自己在普查工作中的实际感受,刘宏颖撰写了文章《激情在三普中燃烧》,这篇文章被收录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专刊《三普手札》中。
  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在辽源全面启动后,刘宏颖又担负起馆内可移动文物普查的整理录入工作。矿工墓陈列馆有可移动文物藏品230件,文物数量虽不算多,但是整理录入工作都需要她一个人来完成,且绝大多数藏品为矿工遗骸,操作起来难度非常大。面对困难,她求教专家,化解难题,将馆藏文物进行了重新整理、编号、拍摄及后期录入,圆满完成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2017年,刘宏颖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积累,编撰出版了《历史见证殖民劫难——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文史志》一书。这是东北沦陷时期辽源矿工墓陈列馆自1964年建馆以来出版的第一本专著,也成了研究辽源城市兴衰史及矿业变迁史的专业书籍。为了更好地保护矿工遗骸,她刻苦专研,积极参与吉林大学承办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吉林省辽源矿工墓日本侵华时期‘万人坑’遇难者遗骸的法医考古学研究”。2021年8月,该项目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鉴定为“优秀”等级。
  守正创新 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辽源矿工墓的历史蕴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身为宣教部主任的刘宏颖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不断探究红色文化宣传的新路径。在坚持阵地宣传的同时,为更好地发挥辽源矿工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让文物活动起来,讲好红色故事,她组织策划了“以史为鉴,共筑中国梦”大型历史图片展。该图片展从大纲编写、历史图片筛选、讲解词撰写到联系广告公司制作及外出巡展的地点选择,样样工作她都是亲力亲为。为了达到最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她不辞辛苦,跑遍了市区内的所有中小学校联系巡展工作。她还利用清明节、“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特殊节点,组织各类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及图片展,深入到社区及广场进行巡展,使矿工墓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更加深入人心,社会受众近3万人,在辽源掀起爱国主义宣传的热潮。每天大家看到的都是神采奕奕的她,可是人们却不知道,她每天要早早起来,把儿子送到学校,再回到妈妈家,给患脑血栓卧床的母亲清理大小便,洗漱、喂饭,然后再马不停蹄地去上班。坐在办公桌前,她又像通了电的马达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知疲惫。
  她很朴实地说:“我只是想把矿工墓保护好,让更多的人了解矿工墓的历史,让人们从苦难的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强大,这是我毕生的事业和追求。”
  10.乡村教师坚守大山36年 用人生托起山村孩子求学梦

  金永七,男,朝鲜族,1969年4月生,中共党员,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新房子镇虎洞沟村小学教师。他在祖国边陲乡村坚守36年,帮助300余个孩子走出大山。他不仅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还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他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通过网络让孩子们与家长心灵相通。他努力探索适合乡村学生的教学方式,开齐语数英音体美等10多门课程,自编乡土课程,帮助每个孩子绽放光彩。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入选“吉林好人”。
  去山里 去村里 去最需要老师的地方
  1988年,年轻的金永七怀着对教师职业的憧憬和让山村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愿望,毅然前往最偏远、最简陋、最缺教师的虎洞沟村小学任教。1996年,正值盛年的金永七已经成为全镇有名的教学能手,并获得了到镇中心校任教的机会。但金永七放心不下,决定继续留在条件艰苦的虎洞沟村陪伴孩子们。
  学校环境艰苦,条件简陋,学生走不出去,老师留不下来。他就一个人开齐了十多门课程;没有课本,他就自编乡土教材,想尽办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没有教学器具,他就砍树枝削树皮做教鞭,捡烟盒自制识字卡片;没有取暖设备,他就动手用旧油桶改出一个火炉,烧柴为孩子们取暖;屋顶漏雨,他就一个人爬上去修修补补。他把破旧的校舍打扮得漂漂亮亮、亮亮堂堂,把“穷酸”的课程变得动手动脑、有滋有味。
  管教学 管生活 是老师也是“父亲”
  由于学生的年龄参差不齐,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四岁,很多学前班的孩子刚到学校,不会上厕所,不会拿笔,就连说话都含糊不清……金永七既要当好老师,又做起了保姆。给孩子喂饭、哄孩子睡觉、抱孩子上厕所,帮学生热饭、洗衣服,辅导功课、批改作业,关心关爱资助留守儿童……大事小事,他都要管、都要操心。
  在山村,每年农忙时节,家长早上5点钟就把孩子送到学校,晚上8点多才接走。为此,金永七年年调整作息时间,毫无怨言地全程看护。每天他都早早起床,备好当天的课,然后到附近村民家挑水,接着打扫教室、走廊、操场和厕所;冬季还要为教室生着火炉、烧开水,让学生们有一个温暖的学习环境。遇上刮风下雨和冰雪天气,他便早早来到最容易发生险情的路段和河边接孩子们上学。几十年来,他自己都记不清背着孩子爬过多少陡坡,踩过多少木桥,淌过多少河流。
  山区穷,孩子也往往因贫困而失学。小香(化名)的父亲只身外出打工,她从小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因为贫困,父亲不让适龄的金香上学。金永七多次劝说,并承诺自己负担小香上学的花销,终于使小香父亲同意她上学。从4岁来到虎洞沟小学,一直到11岁去新房子镇中心校寄宿学习,小香7年来的所有的学习和生活花销都由金永七资助。离开学校的那天,小香哭着抱着金永七不放,悄悄地叫了一声爸爸。
  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的居多,他深知自己缓解不了孩子们焦灼的思亲之情。于是便在全县奔走呼号,在学校安装网络、购买设备,每天让学生们和远在异乡的父母通过视频见一见、说说话。
  这些年,金永七也始终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努力探索适合乡村孩子的教育教学方法,从未懈怠。为了追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他还积极通过书籍、网络资源等不断学习,努力补齐知识短板,分析总结经验方法,并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获评省级优秀教育论文等奖项。
  寒暑交替36载,金永七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他如磐石般的坚守,为孩子们免去了外出上学的奔波之苦,使每一名适龄儿童都能如愿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他燃烧着自己的爱,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11.好儿媳不离不弃28年照顾残疾公婆 诠释孝老爱亲真谛

  司双侠,女,汉族,1976年3月生,吉林省农安县农安镇孙家小学教师。她心地善良,胸怀大爱,28年来,她精心照顾和赡养生活无法自理的残疾公婆,洗衣喂饭,无微不至。她用平凡和坚守诠释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孝道,印证着她的孝心。曾获“长春好人标兵”“吉林好人”等称号。
  传承美德  接过照顾老人的“接力棒”
  1996年,司双侠怀着满腔热情,顶着父母的压力和亲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嫁入一个特殊家庭,开启她迥然不同的人生。她的公婆都是重度残疾人,没有劳动能力,家庭极其贫困。公公先天性青光眼,高度近视,基本上看不见东西,而且腿部患风湿病,走路一瘸一拐的。婆婆3岁时因意外落下终身残疾,终身站不起来。婚后,司双侠义不容辞地接过照顾老人的“接力棒”,用柔弱的双肩毅然挑起家庭重担,每天四点多就起来,做完家务、为公婆做好饭菜后,再到单位上班。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中午的下班间隙,回家照顾公婆,端水喂饭、洗洗涮涮,一天下来,筋疲力尽。长期照顾老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春天得预防咳嗽,夏天得注意高温,秋天得坚持养生,冬天得叮嘱保暖……一年四季交替,事无巨细,风雨无阻。
  不离不弃  28年悉心照料无怨无悔
  都说婆媳难相处,但司双侠与70多岁的婆婆和睦融洽同住28年,树立起好儿媳的典范。婆婆因为走不了路,只能慢慢挪动身体,从来不出院子,在炕上坐太久,感到无助和孤独。2008年,司双侠为了排解婆婆寂寞的心情,就和丈夫一起动手在大门口用废弃的炕板修了一个长凳,又在墙外栽了一些柳树,柳树成荫,鲜花盛开,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把婆婆背到凳子上,很多邻居都过来陪婆婆聊天。夏天的傍晚,邻居在那儿敲锣打鼓扭秧歌,婆婆看着秧歌乐在脸上,甜在心里。
  从艰难年代走过来的公婆,即便现在生活条件有了提高,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勤俭的习惯,平时总是喜欢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不舍得吃穿。所以在生活中,司双侠对公婆悉心照料,尊重他们,家里有什么事都跟公婆商量,平时她细心观察,了解公婆的需要,留意他们喜欢的口味,换着花样为公婆做可口的饭菜。定期带公婆去医院体检,平时多陪他们看电视、聊天儿,使他们能够安心养老,享受天伦之乐。
  公公今年83岁,平日里理发、洗衣、散步都依靠着司双侠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公自己难以进食,消化能力弱,胃口不好,她就做软一些的饭菜,一口一口地喂。她经常给婆婆洗头、剪指甲、擦洗身子,隔三差五给婆婆换洗衣服,始终让婆婆干干净净。婆婆不能走路,上厕所不方便,她就把婆婆背到厕所,闲暇的时候就背着婆婆出门散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司双侠像疼爱父母一样照看公婆、尊重公婆,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亲情。
  言传身教  做公婆心中的“小棉袄”
  司双侠吃过太多常人没吃过的苦,受过太多常人没受过的委屈,但看到二老能安度晚年,再苦再累她也感到欣慰。经常有人称赞她,但她觉得孝敬老人是优良的传统美德,做这些也只是在尽儿媳、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她也经常教育孩子要孝敬爷爷奶奶,传承着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的家风。她以实际行动感染着丈夫、儿子,夫妻和睦、互相尊重,家庭和谐温馨。她为践行新时代的家庭美德树立了标杆,用实际行动讲述了真实孝老爱亲的故事。这些邻里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很多家长愿意让她教育孩子,认为她教出的孩子一定是孝敬长辈、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她也不负家长厚望,通过她的教导,她的学生都懂得爱、会感恩。
  不离不弃,孝思不匮。司双侠言传身教,携家人把孝道与传统掺进了柴米油盐,把温暖融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尽管吃过苦,受过累,但司双侠说:“我无怨无悔,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还会这样做,做公婆心中的‘小棉袄’!”
  12.平凡女子43年照顾多位亲人 柔弱双肩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刘宝芹,女,汉族,1960年3月生,吉林省四平市双辽市卧虎镇东方红村村民。43年来,刘宝芹悉心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公27年,让他安享晚年;精心呵护患有癫痫症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叔子42年,让他安详离世;供小姑子读书完成学业,让她过上幸福生活;赡养无子女、患有脑血栓等疾病的三叔14年,让他老有所依,这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弱若双肩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曾获“吉林好人”称号。
  长嫂如母 照顾抚养叔弟姑妹长大
  1981年,刘宝芹和丈夫结婚时,婆婆已经去世,家里有18岁、8岁的两个小叔子和16岁的小姑子,小姑子和小叔子还在上学,家中一贫如洗,但刘宝芹没有抱怨,如同母亲一样拉扯他们长大。小姑子学习成绩优秀,为了不耽误她的学业,刘宝芹省吃俭用供她读书,东拼西凑为她交学费攒生活费。小姑子现在是一名人民教师,提起大嫂她满怀感恩之情,她说,“自从大嫂过门后,我们兄妹几个再也没穿过露脚趾的鞋。有时实在困难她就借钱给我们买布做衣服穿,自己却舍不得添一件衣服。大嫂劝想要放弃学业的我努力学习考上大专,给二哥盖新房娶了媳妇,要不是大嫂的悉心拉扯,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8岁的小叔子自幼得癫痫病,刘宝芹总是格外照顾他。有一次小叔子放学回来,满身都是土,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刘宝芹看到心疼地说:“老弟,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跟大嫂说,大嫂找他去。”小叔子一边抹眼泪一边委屈地说:“同学欺负我,说我是个没妈的孩子”,刘宝芹听了火冒三丈,已经怀孕八个月的她挺着孕肚拉起小叔子直奔同学家,找同学家长讲道理。从此以后,没人再欺负小叔子。小叔子上四年级写《我的母亲》这篇作文时,他把刘宝芹的故事改成了母亲,最后在结尾写道:“她就是我的大嫂,她不是母亲胜似母亲。”大嫂看到作文哽咽着说:“我哪有那么好,哪有那么好…”然而命运弄人,小叔子16岁时癫痫病愈发严重,刘宝芹和丈夫四处为他求医问药,访遍了远近各大医院,病情却始终没有好转。小叔子大脑反应越来越迟钝,行动缓慢,常常尿裤子、拉裤子,吃喝拉撒都离不开人照顾。刘宝芹不怕脏和累,年复一年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着他,一日三餐端上端下,喂到嘴里,总是给小叔子清洗得干干净净。2023年7月,50岁的小叔子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敬奉孝道 照拂赡养公公和三叔
  刘宝芹的公公虽无重病,但干不动重活,后来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脑子糊涂,已经无法正常跟人交流,不能外出,刘宝芹事无巨细地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有好吃的总先想着老人。2008年,86岁的公公离世前,拉着刘宝芹的手紧紧不放,他知道27年来这个儿媳为家里付出了多少辛劳。
  2010年的冬天,刘宝芹的三叔拎着行李来访,说自己年已花甲,无儿无女,常年在外打工,现在一只胳膊骨折了,还得了轻微的脑血栓,找工作也没人雇用,无处可去,手中更没有积蓄。家人们都建议刘宝芹把三叔劝去养老院,村里也有人和她说:“这么多年你已经够累了,多收留一个老人就得多些累赘。”刘宝芹却坚持让三叔留下,她说:“他现在骨折了,又没有什么亲戚家可去,是没钱去养老院才来我这儿的,就让他留下来,我照顾他。”简单的一句话,刘宝芹坚持了14年,至今仍赡养着三叔。
  寒来暑往43年,不离不弃地照顾每一个家人,刘宝芹用无私的爱撑起了历经困苦的家庭,谱出了一曲平凡又动人的人间赞歌。
  • 文明吉林风采微信公众号

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版权所有:吉林文明网

吉林文明网